否定的本质(否认本体存在的哲学:佛学思想)如何看待哲学和佛学的区别呢

常识科普 admin4 2023-12-19 14:40 157 0

有道无术,术尚可求,有术无道,止于术。

严格的讲,佛陀的学术并非真正的哲学。

否定的本质(否认本体存在的哲学:佛学思想)如何看待哲学和佛学的区别呢

哲学的定义是研究本体真实存在的学问,并以真实存在为基点,以客观真实的逻辑为认识手段,研究理解整个现象世界的知识体系。

没有对本体知识的研究认知,人类的学术将变得支离破碎,自相矛盾。

更有甚者,如果我们否认本体真实的存在,我们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道德观、价值观、历史观、文化观、认识论、方法论将统统陷入虚无主义的逻辑泥潭,无法自拔。人们会自绝于天地自然的真实、万事万物的实践、各种社会关系的链接,等等,人生将彻底失去意义和价值,成为行尸走肉。

舍本逐末,买椟还珠,多歧亡羊,多方丧生。

智者察同,愚者察异。

什么是道?什么是术?

道是本体世界,术是现象世界。

本体世界很难把握,现象世界就在眼前。所以哲学家们总是在现象世界上下功夫,而很少关注本体世界。但是抽象的本体世界,才是一个人终极的认知目标,亘古不变。

周易哲学分为变易和不变易。

不变易是道,变易是术。

二者对立统一,自成一体。

不变易为常,为一,是弥纶宇宙之道本体的真实存在,是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,是存在。是老子的无,是孔子的天道和一以贯之的一,是礼记的大一,是印度哲学的梵,是真,是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格斯。

《周易.系辞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“《易》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”“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,”“动静有常,刚柔断矣。”

变易为无常,是多,是形而下的现象世界,是巴门尼德的意见之路,是不存在。是老子的有,是幻,是赫拉克利特的水。

《周易.系辞》:“变动不居,周流六虚,上下无常,刚柔相易,不可为典要,唯变所适。”“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

前文已述,中国哲学、印度哲学和巴门尼德都明确表达过——学习必求于本体,本立而道生!

抛弃第一哲学本体存在来学习世间学问,那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

哲学家可以分为两类,第一种是重视存在本体的哲学家,是入门的哲学家。与此相反,第二种是不入门的哲学家,他们的标志是不重视,并且完全无法理解存在和本体。

第二种哲学家也可以称之为“伪哲学家”。他们在哲学界拥有大量的存在。
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7055544155438907908/巴门尼德:西方哲学的鼻祖

不幸的是,悉达多的哲学正是一个完全否定第一哲学本体,形而上学的体系。

奥义书的许多思想家认为,真正认识了梵或我的本质的人就可以获得最高的真理。

悉达多的学问出自印度哲学,但是他不仅否定现象世界的无常,同时也把本体世界一起否定了。

他主张无我论或无主体论 ,佛教主流思想没有一个是指世间事物或出世间事物有唯一真实本体。万事万物不是由梵或道的主体展示或变化出来的。是由众多的因素或条件组成的,事物的具体形态不过就是各种缘或条件的分分合合 ,这就是缘起观。

佛陀的缘起理论自然引出又无我”的概念和“无常”的概念。

所谓无我就是认为生命现象中没有阿特曼那样的自性主体,无常是说事物无自性或性空,即宇宙中没有一个类似于梵、道、存在、逻格斯那样的最高本体。

实际上就是对世界第一哲学本体论(梵、道、存在、逻格斯等等)真实存在的否定。

《中阿含经》卷第二十一中说 :“若有此则有彼,若无 此 则 无 彼 ,若 生 此 则 生 彼 ,若 灭 此 则 灭彼”。

《杂阿含经》卷第十中说:“一切行无常,一切法无我。”

佛陀的第一哲学是缘起观,缘起观和无常和无我思想是其哲学的特色,并以此为核心展开了庞大的理论体系。

缘起(梵语:pratītya-samutpāda;巴利语:paticca-samuppāda),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而成,此理即为缘起。任何事物都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中,这是佛陀对世间现象的成住坏空之原因、条件所证悟的法则。

何为因缘?

亲与强力者为因,疏添弱力者为缘。

内在条件为因,外在条件为缘。所谓内因、外缘。二者结合是为果。

但是佛教的因缘法与因果逻辑关系又有不同。

因果逻辑必须很清晰,必须明确什么是内在条件、什么是外在条件,什么是结果,并将其量化细致,包括数理统计、概率分配等等。这样才称得上逻辑清晰的因果规律。

因缘法很模糊,佛陀从来没有明确过因有几个元素、果有几个元素、缘的条件量化,他只是模糊地说:世界有因有缘,因缘和合,因缘离散。

逻辑清晰的因果规律允许被推理论证其真实性,但在佛教中,因缘法是不容怀疑的。佛陀讲因缘法,既没提供论据,也没提供论证,只要求大家无条件地接受这种基本信念:因缘法是宇宙的基本法。佛陀用它来解释世界的一切。这是单薄的哲学逻辑论和粗浅的哲学认识论。

佛教缘起观的重要形式是“十二因缘”的理论,认为生命的轮转形态有十二个主要环节 ,即:无明、行 、识 、名色、六处、触 、受 、爱 、取 、有 、生 、老死。

但是,宇宙人生的真实存在性必然与其理论产生巨大的矛盾,于是佛教又补充了一些有关的本体性概念(如补特伽罗、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等),但这些概念在实际上并不具有哲学第一因的地位 ,佛教从“第一义” 的角度不可能认为它们是真正的本体 ,因为这和佛的基本理论根基出现矛盾。所以一些佛典把它们归为“方便说法 ”。

在哲学发达的古代印度,悉达多被学生们多次提问到哲学问题,佛陀多次沉默不语,只有一次给出了一个比喻,他说:某人被毒箭射中,他的同事、家人急着为他请医生治疗,怎料伤者却不急不慢地问:谁射的箭?什么高矮?什么出身?什么名字?什么肤色?接着又问:哪种箭?怎样的弓?怎样的弦?怎样的羽?怎样的毒药?还誓言没结果就不拔箭,结果伤者还没弄清答案就死去了。接着,佛陀表态对讨论问题不感兴趣,他说:为什么不予说明?因为它们无用,无助于修行,无助于解脱,无助于智慧,无助于觉醒,无助于平静。

所以我们知道了悉达多学说的目的:解决烦恼的问题。这个问题是属于形而下,术的范畴。

以道驭术,术必可成。离道之术,术必衰。

如果我们不从本体角度来认知烦恼问题的根源,我们是不可能解决烦恼问题的。这是悉达多学术体系不可调和的矛盾。佛学走入了这个矛盾,无法自拔。虚无主义和逻辑混乱充斥其中,对后世文化、思想、历史影响巨大,所以不得不提。

2022年正月二十四

评论区